陕西省养生协会主办

各种体质保健按摩法

各种体质保健按摩法
气虚体质——三大穴位补元气


   具有补气作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膻中、神阙、阴谷、肾俞、脾俞等,自行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补养元气,改善气虚体质。最常用的穴位是膻中、足三里、阴谷三个穴位。
   膻中穴是培补心肺之气的一个重要穴位。气虚体质的人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该穴15分钟,每分钟按压15次。这个穴位适合于气虚体质偏心于心肺气虚的人。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培补元气的大穴。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大补元气,因为足三里是胃经上的穴位。所以足三里这个穴位适合于气虚体质偏于脾胃气虚的人。
   对于气虚体质偏于肾气虚者,我们可以选用阴谷这个穴位。阴谷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按摩时,要一面缓缓吐气,同时用力按压10秒钟,至轻微发痛的为止,每天需要耐心地指压30次。
阳虚体质——三个有效穴位的补充阳气


   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可以补肾助阳,改善阳虚体质。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按摩方法为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该穴1次,每次按压15分钟,每分钟按压15次。
   按摩足三里很简单,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压10分钟,每分钟按压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涌泉穴,位于人体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⅓与后⅔的交点上。
   常用艾条灸脊背或用小桃木棍敲打脊背也是一种好方法,脊背为督脉经循行之处,而督脉为诸阳之会,所以艾灸或敲打脊背会生发阳气。
阴虚体质——三种滋阴有奇效的穴位按摩法


   具有补阴作用的穴位中有三个穴位很常用:太溪、三阴交和照海。自行按摩这三个穴位可以滋养阴液,改善阴虚体质。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照海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按摩照海穴,每天2次,每次10分钟,有滋补肾阴的作用。按摩照海穴,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闭口不能说话,感到嘴里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一般来说,点揉3—5分钟后,就会感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疼痛也会随之缓解。


   太溪是肾经原穴,太溪补一经之阴,就是补肾阴。同样的,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太溪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补阴还不能忘了三阴交。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补三经之阴。每天按摩2次,每次5—6分钟。孕妇忌按。按摩三阴交主要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肺阴虚和脾阴虚的。
痰湿体质——四大穴位为痰湿消愁


   痰湿体质需要化痰祛湿,而具有化痰祛湿作用的穴位中最常用的是丰隆、中脘、足三里、阴陵泉。
   丰隆穴主要是化痰湿,和胃气。它在外踝上8寸,胫骨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钟。只要是痰湿体质的人都可以选用穴位。
   中脘穴,可以和胃健脾,促进脾胃的运化。我们可以用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2—5分钟。或者用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按摩中脘5—10分钟。中脘穴位的按摩特别适用于痰湿体质偏于痰湿困脾的人。


同样,足三里也是一个调理脾胃,促进脾胃运化的穴位,而且还是一个减肥的穴位。痰湿体质的人也可以选用足三里。
   痰湿体质的人,还可以选择阴陵泉这个穴位。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在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每天要用手指按揉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但要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