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认知解锁生命智慧 以易医之道护航健康人生——《生命智慧讲坛》第四期完美开讲
2025年11月14日,由陕西省养生协会、彬姐商学记、数字境商、心内文化、西安宁波经促会联合主办的《生命智慧讲坛》第四期如期举行。本次讲坛以“用认知解锁生命智慧·续航健康新可能”为核心主题,汇聚了30余位各领域精英,共同探寻健康与生命的深层逻辑。陕西省养生协会常务副会长、《易医流派》传承人、生命健康倡导者于新智老师受邀担任主讲,带来了一场兼具文化厚度与实践价值的探索健康与生命本质的交流盛宴。

重新认知健康:从“飞蛾扑火”到自主健康
“所有人都是在飞蛾扑火,然后去找医生治疗烫伤!”于老师以这句形象的比喻,点出人们被动应对健康问题的普遍误区。于老师强调,真正的健康并非单纯依赖外在医疗手段,而应是由内而外的自觉掌控,是实现“自主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成就”的核心基石,这与陕西省养生协会“传播生命智慧、促进健康和谐”的理念高度契合。

解码生命智慧:从国学精髓到生命密码
“生命不等于身体!”,于新智老师抛出这一颠覆传统认知的观点,瞬间引发全场思考。于老师指出,生命的构成是多元的整体,需涵盖物质、信息与能量三个维度,这与陕西省养生协会“认知生命,觉醒生命,养护生命”的宗旨高度契合。基于这一核心生命观,于老师深入解读了健康的本质——“健,就是能量,就是力量,是节奏节律;康,是通达。”这一阐释让在场者深刻理解到,健康不仅是“无病”,更是能量充盈、身心通畅的生命状态。

在健康认知的拆解中,于新智老师结合易医文化的核心理念,剖析了疾病的深层成因:“疾为外邪侵袭,病乃心火内扰,真药不医假病,许多身体的问题本质是心智与关系的投射。”

针对“人生三重苦——健康不自主、婚姻不幸福、事业无所成”的普遍困境,于老师给出了独特的破解路径:建立“健康三重防火墙”。于老师解释道,所有的生命困扰都源于“关系”处理失当,这三重防火墙分别对应“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天地道的关系”。“先跟自己搞好关系,才能打通生命的信息源;再和谐人际联结,汇聚成长能量;最终顺应天地节律,实现‘自然、道、天、地、人’的信息通畅,这正是生命智慧的核心。”

谈及国学与生命智慧的关联,于老师将博大精深的国学浓缩为精辟框架“易魂、佛心、道骨、儒风、医脉、诗韵”,于老师认为传统智慧的价值在于为现代健康提供底层逻辑支撑。他引用《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经典论述,强调德行修养与生命能量的紧密关联,提出“说有用的话,做有德的事”是养护生命能量的基础,而“信为道源功德母”则是建立健康认知的核心前提。

践行生命智慧:从理论到实践
结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易医准则,于老师进一步阐释:“生命的密码藏在‘和’与‘不和’的平衡中,顺应规律则为定数安稳,违背节律便生变数困扰。”倡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在昼夜交替、四季更迭中找到自身节律的平衡点;最终强调“自然,道,天、地、人信息通畅,拥有生命智慧”,指出建立与自我、他人、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实现身心安康的关键所在。
这些实践方法与他此前提出的“健康三重防火墙”理念一脉相承,为在场者提供了可操作、可践行的生命养护方案,让抽象的智慧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指引。

共建生命观:从个人到群体的觉醒
讲坛尾声的互动分享环节,现场反响热烈。参与者坦言:“之前总把事业压力归咎于外部环境,听完才明白是自己与世界的链接出了问题,先修己再安人,这才是可持续的成长之道。”“‘三重防火墙’的理论太实用了,把国学智慧转化成了可落地的生活方法,真正读懂了‘大道至简’的含义。”


随着分享的结束,《生命智慧讲坛》第四期圆满落幕,但关于生命认知的探索仍在延续。正如于新智老师所言,生命智慧的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课程,而是融入日常的修行。此次讲坛不仅传递了科学的健康理念,也为各位精英提供了“以认知赋能健康,以智慧驱动成长”的全新视角。
